· 简体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欢迎您! 2025-10-15   星期三

带动区域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发展丨索特传动以技术创新书写企地共生共赢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10-01 15:04:33

日前,在索特传动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30台AGV小车智能搬运物料,111台3D智能相机精准引导机械臂进行物料抓取,全自动生产线将链轨节、销轴、销套、履带板高效压装成一条完整的履带。

车间里的忙碌景象,正是索特传动扎根常熟深耕细作的生动缩影。该企业专注于挖掘机底盘部件“四轮一带”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凭借在装备制造关键基础零部件领域的硬核实力,企业成功入选国家级单项冠军榜单,并在全球市场上占据15.3%的份额,位居榜首。

“2010年第一次来这里时,顺着银河路全是待开发的空旷地块,厂房还没建设好,小康村的夜市街也未成型。”谈及企业与这片土地的共同成长,索特传动设备有限公司工艺技术所所长张正杰打开了话匣子。十余年间,他亲历企业从租厂筹建的局促,到7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从初创时200余员工的精干团队,到如今1500多人的专业队伍,更见证了这片曾经的偏僻一隅,蜕变为装备制造产业高地。

2010年,隶属于三一集团的索特传动在常熟租赁厂房开展初期生产,同时筹备新厂区建设。彼时的常熟高新区,交通不便、配套匮乏。“当时住的宿舍是政府早年为引进企业修建的,我们上下班靠公司班车。通勤七八分钟的路程,道路两边还全是空地。”张正杰回忆道。

即便条件简陋,常熟高新区的产业潜力与服务温度仍成为企业扎根的关键。“虽然初期配套不完善,但政府对装备制造产业的规划很清晰,从项目审批到基础配套建设都很给力。”2011年4月,索特传动正式落户高新区,初期建成A1、A2两栋厂房,聚焦履带、支重轮、拖链轮三类基础产品,配套20吨以下挖掘机,年配套量有限。谁也未曾想到,这片土地将孕育出国内工程机械“四轮一带”领域的领军企业。

落户常熟高新区的十余年间,索特传动的成长轨迹始终与区域产业升级同频。在张正杰看来,企业的每一次突破都离不开高新区的发展沃土。2015年,工程机械行业进入周期性低谷,索特传动遭遇成立以来的最大困境:全年仅配套9000多台挖掘机,市场需求萎靡,人员调整带来技术衔接难题。“关键时刻,一方面是市场逐步回暖,另一方面是我们依托高新区的产业集聚优势,决定向上突破大吨位产品。”张正杰说,2016年,索特传动成功研发出50吨挖掘机配套“四轮一带”,凭借可靠性强、寿命长的优势成为市场爆款,至今累计销售超3万台,工作寿命可达8000至12000小时,远超3000小时质保标准。

这次突破成为企业发展的转折点。此后,索特传动在技术研发上持续发力:2020年实现100吨级产品量产,打破国外垄断。2023年12月,索特传动总投资50亿元的工程机械零部件及控制系统项目竣工投用,打破了工程机械领域行星传动减速机、多路阀等关键零部件依靠进口的制约。核心部件从依赖进口到100%自研自产,新增专利150余项。从追赶到引领,从受制到破局,索特传动完成了民族工业品牌由“大”转“强”的华丽转身。当年成功研发的400吨级挖掘机履带,彻底实现大吨位产品进口替代。“400吨级产品研发花了一年半,仅热处理参数调试就做了上百次试验。”张正杰坦言,从选材阶段联合材料专家筛选十几种钢材,到工艺阶段优化加热、冷却参数组合,常熟高新区通过政策扶持,帮助企业对接了多家科研机构,为技术攻坚提供了关键支撑。

如今,索特传动已建成7栋厂房,拥有上百条生产线,产品涵盖“四轮一带”、过滤器、电驱桥等领域,其中过滤器年销售额达3亿元。研发模式也从早期的逆向仿制,升级为依托2021年建成的台架实验室开展正向研发。该实验室配备千万元级设备,可模拟各类工况验证产品可靠性,每年推动多项技术创新落地。

企业的壮大不仅是自身的飞跃,更带动了区域产业的集聚发展。作为三一重机的核心配套企业,索特传动在2021年主机厂登顶全球销量第一后,也同步实现全球领先的配套能力。更值得关注的是,企业的发展已成为吸引上下游企业的“磁石”。“苏州辽鞍就是跟着我们过来的,专门为我们配套履带板。”张正杰介绍,这家企业因就近配套需求落户常熟,与索特传动形成紧密协作。同时,企业还与本地龙头企业龙腾特钢建立起双向合作:索特传动大量采购其钢材,龙腾特钢则选用三一集团的工程机械,形成“本地取材、本地配套”的良性循环,既降低了物流成本,更筑牢了区域产业链根基。

从2010年的初来乍到,到如今的行业领军,索特传动的十余载成长史,正是常熟高新区培育先进制造业的缩影。如今,企业所在的区域已高楼林立,银河路周边产业配套齐全,小康村夜市街烟火升腾,宜居氛围日益浓厚,曾经的偏僻之地早已蝶变成产城融合的产业新城。张正杰表示,未来,企业将继续锚定大吨位装备核心部件研发赛道,深度依托区域产业生态优势,在电驱桥、变速箱等新领域持续攻坚突破,以技术创新续写与这片沃土的共生新篇章。